前几天,在网站搬完家之后,发现 AWS EC2 虚拟主机上还有很多资源用不完,想了想,就找出蓝色蒲公英的数据备份传上去了……
EC2 主机空间不大,原来的视频只能放在 Google Docs 上面。升级了一下后台,换了个模版,把过期的链接修补好。
蓝色蒲公英满血复活!
前几天,在网站搬完家之后,发现 AWS EC2 虚拟主机上还有很多资源用不完,想了想,就找出蓝色蒲公英的数据备份传上去了……
EC2 主机空间不大,原来的视频只能放在 Google Docs 上面。升级了一下后台,换了个模版,把过期的链接修补好。
蓝色蒲公英满血复活!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已经是几天前的事了。本来想在第一时间写篇分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拖到现在。
网站挂了两天,数据丢失,试图恢复,终于勉强恢复……
上周日(8月25日),突然接到 x10hosting 的邮件说账户被封,原因是网站主题语言为“不支持”语言。翻看了一下服务条款,上面写着 x10hosting 免费服务仅支持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网站,付费用户无此限制。想着我之前买过 Prime 服务,于是就去申诉了。
过了半天,申诉无回应。遂去支持论坛提问,答曰 Prime 服务不算付费用户(尽管收了钱),要 x10premium 才算。可以整体迁移到 x10premium,账户会被立刻解封。那好吧,先买一个月服务把数据备份一下。
收到开通邮件之后,马上就去登陆,一分钟都不耽误。但是为啥登陆不上?开个 ticket 问一下,被告知账户迁移失败。重新迁移之后,发现所有的数据都!没!有!了!!!但是设置还在。技术支持小哥说没办法恢复数据(或者太麻烦懒得做?),反正给退款就是了。
翻了一下手上的备份,最近的一份是2月4日的,已经是半年多前的事了。但是没办法,数据被销也只能用这一份了。于是从周一(8月26日)晚上开始着手恢复。
现在我再也不相信网页主机服务商了,所以在比较之后,新服务商选了 Amazon Web Service(AWS)EC2 云计算。
设置好主机,把2月4日的备份传上去,最后从 Google 网页快照恢复了 6 篇文章。
还好这半年时间内我没有频繁更新网站,这次的损失并不算大,只是前一阵子写的“日常成就生成器”找不回来了。但是教训是巨大的。
这次得到的教训:
好啦,牢骚先写这么多,记住经常备份数据才是正解!
pbo 使用的是 linux busybox 系统,可以使用 mount 命令来自动挂载网络共享(cifs 模式)。
Telnet 到 PBO 上,用 root 作为用户名登录。然后编辑 /usr/local/etc/rcS 文件,加入下面几行。
mkdir -p /tmp/ramfs/volumes/Remote-ACG
sleep 10
mount -t cifs //192.168.0.x/ACG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iocharset=utf8 /tmp/ramfs/volumes/Remote-ACG
PBO 内置有 UTF-8 支持,所以汉字也能正常显示。
服务器证书,就是用来验证服务器身份,对连接进行加密的关键密钥。
windows server 的远程桌面主机都是默认使用自己签发的证书,所以在远程桌面连接的时候,总会提醒证书不正确。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一个由证书签发机构颁发的、真正有效的证书。StartSSL 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前在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当中,可以从“远程桌面会话主机设置”里面更改服务器证书。但是 Windows Server 2012 中却没有这个设置。
在找遍了网络之后,终于找到了比较简单的更换证书方法,一条命令搞定!其中的 THUMBPRINT 就是证书的 sha1 指纹。
wmic /namespace:\\root\cimv2\TerminalServices PATH Win32_TSGeneralSetting Set SSLCertificateSHA1Hash="THUMBPRINT"
Update on 2013/08/27 :恢复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 Google 网页快照原文下面有三个回复。抱歉,数据库丢了没办法把回复给恢复回来了……至于那位问出处的朋友,请点击上面“找到了”三个字……
Update on 2019/01/26 :在重新配置服务器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办法——Microsoft Easy Fix 20151。只需要下载微软官方提供的诊断修复工具,然后导入证书即可。
昨天发 blog 的时候就发现,在 IE 10 下上传附件之后,附件无法关联到帖子。经过一夜 + 一下午的 debug,终于找到问题。
问题出在 swfupload 的 handler jquery 上。在上传附件之后,handler 会自动将相对应的行设置为 disabled。当 IE 提交表单的时候,自动忽略了这个 disabled 行,也就忽略了 attachids 这个数据组。
解决办法,打开 include/swfupload/handlers.js,找到下面的行(一共两个),注释掉。
$("#tag_" + file.index).attr("disabled", true);
另外,如果服务器端 php 版本很高(我的是 5.3),在上传完附件,插入文章的时候,会出现 mime 错误提示。
解决方法:打开 admin/uploadfiles.php,找到下面的行,注释掉。
$attach['type'] = mime_content_type($attach['name']);
找到下面的行
$attachment = upfile($attach['tmp_name'], $path);
在后面加上
$attach['type'] = mime_content_type($path);
搞定!
之前曾经维修过的 E74(xbox 360 falcon JTAG 机),在多次焖机之后,终于进入无限 E74 状态。症状就是不论怎么焖机,开机都是 E74。偶尔可以进入系统,但是在 dashboard 出现竖线、玩游戏花屏,重启之后再次 E74。
简单来说,E74 就是GPU 某种程度脱焊,导致和 HANA 芯片失去通信。而 GPU 脱焊的根本原因就是主板变形。按理说之前的修复应该已经解决了,而且也把 X 支架加回去防止主板在 GPU 中心部分拱起。果然像网上所说 E74 到最后也无法逃脱报废的命运么?
昨天遇到的问题,本来要把“../..”这样的相对路径改成“$ROOT/dir”这样的路径,于是就做了一个单行 Perl 命令行。
perl -p -i -e "s/\.\.\/\.\./\$\(ROOT\)\/dir/g" *
结果,C Shell 报错。
Variable name must contain alphanumeric characters.
很明显,C Shell 把 $ 符号作为环境变量的起始,试图用环境变量替换 $ 后面的部分。但是,我只是单纯地要 $ 出现在命令中而已,并不需要替换环境变量。
后来,搜了一下,要写成这样才可以。
perl -p -i -e "s/\.\.\/\.\./\\"'$'"\(ROOT\)\/dir/g" *
唉,伟大万能的 linux,就这么一个 $ 符号让我浪费了三个小时……
蓝色蒲公英,是我在大学时代曾经创建和参与过的 DV 小组。大家在一起曾经拍过一些影片,像《人生中最经典的一句话》、《Scary Movie Carleton》等等。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拍摄水平只能算呵呵呵。但即便这样,我们也制作了一些小短片,甚至还策划了《三名志》和《快乐厨房》这类系列剧,只可惜没有一直做下去。
后来,毕业了,工作了,也就没时间也没热情再搞这些东西了。大家都拼命忙着养家糊口,也都各奔东西。
几天前接到主机商的通知,之前租用的主机到期了。跟 Rick 通报了一下,决定还是不续费了。美好的回忆存个档,记录就随风消散吧。随即备份了一下数据,做好随时被断线的准备。
blue-dv 的域名也要在三月份到期了。所以,如果想要缅怀一下昔日的光辉岁月,最好在三月份之前最后去 http://www.blue-dv.net 看一眼。估计这是我在“电影拍摄记录”分类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了。谨祝曾经参加过蓝色蒲公英的各位,今后生活幸福,工作顺利,感谢大家的欢笑,也感谢大家的付出与支持。无法忘记每一次喊 CUT,无法忘记每一次拍摄完成之后去 Sakura Buffet 聚餐,无法忘记每一次去卡拉 OK 放纵,也无法忘记第一次公演时的激动。
再见,蓝色蒲公英……
P.S. 因为更换到一个几乎免费的主机商,所以我的这个 blog 可能出现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不过这里的访客本身也就寥寥无几,也无所谓了
Update on 2013/08/27: 账户被 x10hosting 莫名删除了。从此贴开始的所有数据尽数丢失。现在网站已搬迁到 Amazon AWS EC2 云服务器,希望能稳定下来
昨天写了 LNK4 容器,其实本来打算连 AFS 一起写下来的,无奈解出的图像文件格式很奇怪。
嘛,先把文件提取过程记录一下。
其实 AFS 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的容器,随便搜一下就知道,最早是 Sega 搞出来的。网上也有很多解包工具。但是,这次遇到的 AFS 文件稍微不大一样。
很有没有研究游戏的打包格式了。正好最近又开始拿 Galgame 刷成就,顺便捡起之前已经打好框架的 Achive Manager,提取些素材出来。
手头上正好有《Code_18》,刷完成就之后完全不记得讲的是什么的游戏。
无意中就攒到了 5 个 5,截图纪念一下。另外 PSN 也有 5 个游戏白金……
MBWE = WD MyBook World Edition
smartctl 是 busybox 里面查看/设置硬盘 S.M.A.R.T 参数的小工具。
在 MBWE 上直接运行 smartctl -a /dev/sda 是不行的。
要使用 smartctl -d ata -a /dev/sda
好久没玩过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Japan Studio(SCEJ)的作品了。上一次觉得还不错的 SCEJ 作品是《Genji》第一代。这次的《Gravity Rush》也属于上乘之作。(不知道是不是 PS Vita 游戏很少的原因……)
关注《Gravity Rush》很久了,在游戏上市前一个月就去 Bestbuy 网站上预定,万事俱备,只欠发售。结果上是当天 Futureshop 推出拿游戏换游戏的 deal,于是翻箱倒柜找出尘封已久的渣作《Ace Combat: Assault Horizon》就跑去换游戏了。
游戏的剧情就不提了,万年不变的小日本风格——小屁孩拯救世界。没有难度设置这一点我很喜欢,不用再费尽心思通关好几遍了。而且所有的 mini game 都可以在通关之后再去挑战,也就免掉了“啊,我怎么在那一关没有完成这个挑战,还要从头开始玩”的烦恼。总之,对于一个掌机来说,这种利用碎片时间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
游戏虽然使用了漫画渲染,但是画质很不错。人物的动作也比较自然。建模和关卡设计很合理,这是 Gameloft 等手机游戏厂商不能比的,毕竟 SCEJ 是做主机游戏出身。
《Gravity Rush》的玩法很新颖,用到了重力感应和触摸屏。但是这里有点小抱怨,重力感应的灵敏度太高,经常是稍微晃一下就偏离原路线很远,在完成各项挑战(尤其是 Gravity Sliding)的时候让人很火大。另外就是用右摇杆改变视角的时候,很容易就转向正上方,哪怕轻轻向上推。其他三个方向都没什么问题。
总之,作为一个掌机游戏,《Gravity Rush》的表现相当不错。玩上去也有白金的动力。
接下来就是各个 DLC 了。为什么看到有奖杯列表里有三个 DLC Set,但是 PSN Store 里面只有两个呢?
一直都觉得 iPad 实在太贵了,于是在 Android 3.0 平板上市的时候买了 Acer A500。到手之后大失所望,一直以来只能拿 A500 上上网,播放视频都不是很顺畅。正好最近换工作,要一台能随身携带的电脑。在一番调查研究之后,去 Bestbuy 买了这台 Asus EP-121,随机安装的是 Windows 7 + Tablet 套装。
Asus EP-121 到手也有一个星期了,用起来感觉非常好。具体的对比如下。
好久没写游戏心情了,因为好久都没玩游戏了。
本来对 PS Vita 不是很感兴趣,毕竟现在 SONY 的游戏机都是只有硬件没有游戏。后来看到 Bestbuy 搞促销,预购初版 PS Vita 送《Uncharted: Golden Abyss》,于是就去订了。
提前一个星期把 Vita 拿回家。Uncharted 果然精品,尽管不是 Naughty Dog 制作,但是画面和游戏质量都是上乘之作,就是有些时候操作比较让人抓狂,玩了一阵也就熟悉了。六轴感应瞄准用熟了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爆头几率大幅升高。再加上触摸屏的应用,游戏方法丰富多样。
于是,赶在 PS Vita 还没正式上市的第一个星期,把 Uncharted 通关了。又用了一个星期,拿到所有奖杯。第一个 PS Vita 白金游戏达成。
很巧,就在拿到 Uncharted 白金的时候,Bestbuy 又搞促销,每个游戏降价 $10,于是又去买了《Shinobido 2(忍道 2:散华)》。
忍者游戏本来就是小众,在北美这地方更是没几个人玩。打开 Near,满屏的《ModNation Racer》,不曾见一个《Shinobido 2》。但是,良心的 NBGI 还是让这个游戏在北美上市了。
值得一提的是,喜欢上潜入类游戏是在之前玩《天诛》系列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暗杀方法,自由的时间掌控,设定到刚刚好的难度……而《忍道》则是与《天诛》系列师出同门。当然,缺点也都一样,建模太差,不管是人物还是环境都棱角分明,看上去像用纸片折出来的。
本来,刚拿到《忍道 2》的时候认为最高难度很变态,不打算拿白金了。但是后来上手之后发现还是很简单的。关卡设计也刚刚好,基本上两三分钟一个任务,虽然说地图重复,但是作为茶余饭后消遣一下已经足够了。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杀熊隐藏关卡。看网上攻略,有些朋友在 60 多天的时候就打出熊对决关卡,有些朋友 80 多天时见到,还有的攻略说最迟在 120 天,要不然就重开一轮吧。结果,再坚持了 151 天正打算放弃的时候,终于出现了熊对决。想想看,能让三大名同时存活 151 天也够不容易了。
比较搞笑的“忍者泡妞攻略”。
全服装入手。
今天终于拿到了《忍道 2》的白金,在这游戏上花了一个多月,值了。
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好玩的 Vita 游戏啊。
最近 MyBook 上面的 Transmission 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挂掉,要么就是 crash,要么就是程序死循环。
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是 Transmission 2.42 的 bug。这位同学也提供了比较强大的管理脚本。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代 MyBook World Edition 的共享路径是 /shares/internal/,需要改一下脚本中的路径。
题外话:居然有三个月没更新过 blog 了,我都在干嘛?最近拖延症越来越厉害了,就连这篇文也拖了两天。回头看看自己的文,技术相关的文越来越多,牢骚越来越少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中二期”已经过了吧。新的一年,再接再厉。
距离上一篇《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的对比》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时间里,换了另一台 Windows Phone 7 手机(Dell Venue Pro),尝试过 Android 手机(Samsung Nexus S),买了 Android 平板(Acer Iconia A500),老婆大人的 Symbian 升级了(Nokia X6),但是最终还是换了来福(iPhone 4S)。嗯,四大移动操作系统都用全了,这次完全有资格评论一下这四款操作系统。
首先,问候一下新网全家。
本来 snailium.net 是通过新网代理注册的,代理是我关系不错的同学。结果某一天改了 NS 设置之后就改不回来了。问新网,答曰:这是从代理注册的,找代理去。结果同学帮我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办法恢复。后来同学跟我说,我帮你转出吧。结果又折腾了好长时间,发现没办法把 registrarLock 状态解锁。无奈只好等到域名过期。
终于,snailium.net 在今年 8 月 11 日过期了。结果域名赎回期还影响到其他在同一服务器上的网站,没办法,当时图省事做了 CNAME,结果全挂了……
终于熬到域名被删除,然后重新在 godaddy 上注册。终于恢复了……
昨天还漫天的 iPhone 4S 新闻,今天所有网站却都在报道乔帮主的死讯。
我是个果黑,自打 2004 年买了首发的 iPod Shuffle 之后,就坚定不移地在果黑之路越走越远。但是对于教主的死讯,不是幸灾乐祸,而是遗憾。
教主一生最成功的就是营销,虽然很多苹果的产品并不起眼,但是教主却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开拓者。
有可能“个人电脑”的概念并不是由教主提出的,但是教主打开了个人电脑的市场,有一度“苹果机”这个名词代替了桌面电脑。只是最后苹果机的称号被 IBM “兼容机”淹没了。
MP3 并不是教主发明的,第一台成功的 MP3 播放器也不是苹果出品的(应该是创新出品),但是教主让 iPod 出现在街头小巷。也许我们只需要 2GB 空间就够了,也许 iPod Video 的视频效果真的很差,但是,教主成功地把所有的商品都推销到市场,而且卖得不错。
而全屏触摸手机,苹果也不是第一家,在 iPhone 之前 Sony Ericsson P900 就做到了,而且比第一代 iPhone 还要好。但是,iPhone 刚上市全世界就随之疯狂,随着教主的一次次发布会,果粉数量在逐渐膨胀,直到今天还在增长。
平板电脑,这是微软在 90 年代的设想,但是没人买账。而教主却让 iPad 发扬光大,即使要捆绑 3G 数据流量,也无法扑灭果粉的热情。
一次次成功的营销,一次次牵动人心的发布会,一条条让人激动的报道,教主用独特的方式造就了苹果的辉煌。
然而,在苹果鼎盛之际,教主走了,只留下了一个时代。
教主,一路走好……